贵州省大方县粮食生产情况



  解放前,由于土地瘠薄,耕作粗放,肥料不足,粮食产量很低。民国38
年(1949)粮食总产量仅5109.5万公斤,单产68.5公斤。1950~1957年,经过
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以多产粮食为荣。
国家在资金、农具、耕畜、种子、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兴修农田水利,促
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6年,粮食总产达9975万公斤,亩产103公斤。195
8年,掀起反右倾、鼓干劲、大办工业、放“农业卫星”运动,搞大兵团作
战,大办集体食堂,并抽出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搞“大炼钢铁”和充实工业
部门,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1959年,强调“一大二公”,搞“一平二
调”,刮“共产风”、“浮夸风”。在生产上搞深翻土地,密植、早播,办
“丰产坝”、“卫星地”等。由于违背客观规律和具体实际,浪费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总产量下降到7639.5万公斤。
1960年,下降到1952年的水平。1961年,经过整风整社,贯彻中共中央“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确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生产经营
体制,农业生产逐渐恢复。1963年后进一步开展农业科研活动,推广农业技
术和良种。1966年,粮食总产达10181.5万公斤,亩产105公斤。“文化大革
命”期间,粮食产量在1亿公斤左右徘徊。1977年,粮食产量达14000万公斤,
亩产120.5公斤。1980年以后,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多种经
营,经济作物特别是烤烟种植面积大增,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
产进一步发展。1984年,粮食总产16572万公斤,亩产182.4公斤,创历史最
高纪录。1985年后,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逐渐纠正农林牧副渔比例失调现状。
为了确保粮食增产,还扩大夏粮种植面积。1991年,粮食总产16515.9万公
斤,亩产129.53公斤。

  (参见《贵州省大方县1949~1991年粮食面积产量统计》)

《大方县志》 (贵州省大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6年9月第1版)第六篇“农业”
第二章“种植业”第二节“农作物”, 第211-212页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