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荒饿莩知多少?
从官方统计看“非正常死亡”

云儿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1959至1962年的三年大饥荒,究竟导致多少人非正常死亡,专家
学者们的估计分歧很大,至今仍没有公认的确切数字。按照一般的说法,因饥
饿而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当在2000万到4000万之间。此外,还有人估
计非正常死亡高达4500万人,也有把饿死人下限定在1500万人左右的。
无论如何,关于上千万人死于饥饿的说法,我尚未看见任何严肃的学者作过有
根据的否定。

  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极为罕见的人间大惨剧。痛定思痛,我们理应牢记这惨
痛教训,以为来者之鉴,避免悲剧重演。不料想,造成这场人祸的左倾路线,
本来是应该永远成为过去的。近年来频频受人青睐。有人从垃圾箱里重拾起破
旧的大旗,一面用玫瑰色掩去上面的猩红血迹,为过去大唱赞歌,一面却极力
否认几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历史事实。互联网上,也经常有人出来义正辞严地
驳斥,所谓三千万人饿死,纯属民运和台独编造的谎言,是利用出生率统计玩
弄的数字游戏。当年那无辜丧命的几千万条生灵,就此一笔抹煞,实在令人感
到痛心与悲哀。

  平心而论,这些人的辩驳与否认,或许不能说毫无道理。他们大多出生于
七十年代以后,相距那段历史已远。而中国国内出版的历史书,绝大多数都对
这场巨大人祸一笔带过,语焉不详,极少有书提到总计多少人饿死的数字。网
上比较常见的饿死人估计数,又只有丁抒先生的《人祸》及《从大跃进到大饥
荒》。在这些书中,丁抒先生确实没有引用具体的死亡统计数字,而是根据出
生率与年底人口增长的差距,来推算死亡人数。这种迂回曲折的间接推算,免
不了要作一些必要的假设。不少人就是抓住这些假设,大作文章,以偏概全,
由点及面,用小疑窦否认大历史。在他们笔下,三年惨祸,便因此成了随意玩
弄的“数字游戏”。

  然而,大饥荒期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并非仅仅只能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
推算。下面我要做的,就是介绍在大饥荒期间和大饥荒前后,中国官方机构当
时所作的死亡人数统计,以及国内专家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评判。这可从另一
个侧面,映证国外人士所作的死亡估计。


          公安年报里的死亡人数统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统计由内务部(民政部)、公安部、农业部
和国家统计局分头负责。比较科学的人口统计数字,主要来自于四次全国性人
口普查(1953、1964、1982、1990),以及文革以后开始的
一年一度的千分之一人口抽查。除此之外,在非普查年份,中国就靠各地公安
户籍管理部门,在每年年末报送人口数及变动情况统计表,来掌握各地的户数、
人口数,以及出生、死亡、迁移等情况。自1953年起,每年的公安年报里,
都有当年死亡人数的统计。这就给我们判断大饥荒那三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
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

  下面是大饥荒前三年、中三年以及后三年期间公安上报的年底人口数、死
亡人数和死亡率数据:

 年份 年底人口(万人) 死亡人数(万人) 死亡率(‰)
 1956   62828     706     11.40
 1957   64653     688     10.80
 1958   65994     781     11.98

 1959   67207     970     14.59
 1960   66207    1693     25.43
 1961   65859     939     14.24

 1962   67295     666     10.02
 1963   69172     684     10.04
 1964   70499     802     11.50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1995)第355页,第384页。

  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推算一下公安年报中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从上表看
出,大饥荒前三年累计死人数2175万;大饥荒后三年尽管人口基数大幅增
加,累计死亡人数也就2152万,死亡率与大饥荒以前三年大致持平。唯独
大饥荒这三年死亡人数飙升到了3602万,突然多出了1400多万死亡人
口。相比正常年份,这平白无故多死的1400多万,恐怕不能说成是正常死
亡吧?

  另一种办法,也可按我国统计的正常死亡率,来推算非正常死亡人数。关
于1949年以来,我国历年死亡率的时间序列,可以从我国官方中国人口信
息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博览网找到。其中人口趋势图如下:



  由此图不难发现,我国人口正常死亡率的趋势线,如不包括大饥荒三年,
是一条非常光滑的下降曲线。唯有那三年死亡率徒然跃升为一个小凸包,显然
是不正常的。根据趋势线,那三年我国人口的正常死亡率,仅仅只有11‰左
右。而在1960年一年,死亡率却高达25‰,高出正常水平14个千分点。
按1959年底六亿七千万人口计算,该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就超过940
多万人。1959和1961两年的死亡率,也比正常年份高出3个千分点以
上,非正常死亡将近500万人。合计非正常死亡也是1400多万。

  以上两个估计,完全不涉及出生人数和出生率,所引的只是公安户籍部门
当年上报并注销户口的死亡人数,而且只靠简简单单的加减法来推算,没有任
何花样和虚头可玩。很明显,这一千四百万人,应当视为非正常死亡人数的下
限。实际情况绝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事实上,国内许多专家认为, 由于统计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大饥荒期间各
地领导搞人为平衡,有意压低死亡人口统计,致使公安上报的死亡人数,存在
着严重的遗漏和瞒报。这些漏报的死人数,即使后来查出了,大多只是简单从
户口里注销人口了事,并没有相应修改死亡统计数字。因此,真实的非正常死
亡人口数字,还必须根据后来查出的隐瞒和漏报情况,作出调整。下一节,我
将介绍国内人口专家的有关分析。


          死亡统计中的遗漏与瞒报

  关于大饥荒期间的人口统计数字,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一些学者专家,作过
较细致的分析评判。但这些分析,大多数出现在专业论文与学术专著中,并不
为普通人所了解。我以下的介绍,将主要依据两本综述有关研究成果的专著。
其一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的人口》。它是当前国内长期从
事人口工作及研究的十几位专家学者集体编写的,属于“当代中国丛书”之一
种。任何一个认真研究中国现代史的人,对这套“当代中国丛书”想来不会陌
生。这是一套多卷本大型丛书,由邓力群等任总编,动员组织各个部门专家学
者和实际工作者合作撰写,专门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历史过程和经
验。可以说,它代表当今具有很高权威性的官修国史。另一本专著,是杨子慧
主编的八卷本《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北京,1996
年)。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不仅收集了从上古到人民
共和国历朝历代的人口统计资料,而且对资料作了极为详尽的条分缕析,被专
家们誉为人口历史学中的权威性基础专著。很明显,这两本书里来的统计数字
与分析判断,与所谓民运台独的谎言,是完全沾不上边的。

  目前大家一致公认,从大跃进到1964年这六年的人口统计,问题多多,
准确性很差。最大的问题,在于统计数字本身缺乏一致性。根据公安年报里出
生人数减死亡人数算出的自然增长人数,与各地上报的年底实有人口变动数字,
根本对不上茬。其间差距,一些年份竟高达五六百万之巨,如下表所示:

 年份 年底人口增加(万人) 自然增长人数(万人) 差额(万人)
 1959    1213        677      +536
 1960   -1000       -304      -696
 1961    -238        249      -597
 1962    1436       1794      -358
 1963    1877       2270      -393
 1964    1327       1927      -600

 资料来源: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
北京,1996年)第1522页。

  1959年,灾荒已经形成,出生率从1958年的29‰下跌到25‰,
死亡率由12‰上升至15‰,人口自然增长大致为10‰,合计增加677
万人。这与实际情况应当是相符的。另一方面,各地上报的年底人口总数,却
比上年净增1213万,人口年增长率仍然保持在1.8%,明显不合理。原
因就在于,当时许多地方政府不肯相信人口增长率已经减慢。他们为了隐瞒问
题,纷纷有意多报人口,以维持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于是,许多明明已经进了
死亡统计里的人口,却奇怪地活在地方政府上报的人口总数之中。

  从1960年开始,我国年底总人口的变动,连续五年大大低于人口的自
然变动,差额极其巨大。比如1960年,按各地上报的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
数计算,只应减少304万人,而当年统计的年底总人口,却减少了1000
万人。其中有将近700万的人口减少,没有计算在当年的死亡人数之中。实
际上,从这一年直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查清人口底数为止,六年累
计,共有2640多万人,活不见人,死不见于统计,莫名其妙地消失无踪了。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人口统计中几千万人无故消失,主要有两种可能。第
一种情况,以前虚报多报的人口,后来从人口总数中剔除,于是就造成总人口
变动少于人口的自然变动。第二种情况,漏报或故意隐瞒少报死亡人数。19
60年中央察觉大量死人现象后,死亡人数成为注意的焦点。各级政府迫于政
治压力,怕暴露问题,于是下级瞒上级,地方瞒中央。领导平衡,层层减码,
故意低报,成为当时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些隐瞒未报的死亡人数,即使后来被
查出,也只是简单地从当年总人口数里扣除了事,并未相应修改以前年份的人
口总数和死亡人数。这也造成了总人口变动的短少现象。我们需要了解的是,
这两种情形究竟各有多大。

  先来看第一种情形。经济计划化之后,我国许多地方确实存在着多报人口
的强烈动机。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农村社队、集体单位甚至某些县,为了“小
集体”多分物资、多领布票、多留口粮或个人贪污自肥,而有意虚报。其手段,
花样百出,简直无奇不有。有的地方甚至把牲畜和“土地爷”也作为人口上报。
如河南方城县的一个大队,1963年统计人口时,把一头母猪取名“朱黑”,
连同所生八头小猪,作为“一家九口”上报;该县另一大队将三匹马作为“一
户三口”上报,户主取名为“马安良”。安徽灵壁县一个大队,把土地爷取名
“卓老土”立为“一户两口”上报。这些还只是1964年人口普查揭出的冰
山一角,实际情况可能相当严重。

  不过,1964年的普查数据也表明,这类虚报人口,主要表现为虚设户
头,假造姓名,凭空捏造,层层加码。至于多报出生的情形,确实存在,但并
未严重到造成出生人数统计失去可信度的地步。根据普查时作的生育率调查,
1963和1964年的出生人数各为3000多万,都高于当年户籍登记的
出生人数(约2800到2900万),说明后者的虚报并不严重。同时也有
证据表明,1962年以后的死亡人数统计,也是基本可信的。问题比较大的,
主要是这六年的总人口数,以及大饥荒期间的死亡人数。

  基于这些判断,专家们便能够以1964年普查数字作为基准,考虑大饥
荒前后各年份人口出生死亡的情况,回推各年的实际人口数字以及大饥荒期间
低报死亡情形。保守的估计认为,1960年前后的实际死亡率,至少应当比
公安年报数字调高10‰左右(《当代中国的人口》,第49页)。这就意味
着,在那2600多万无故消失之人当中,至少有600多万,属于遗漏隐瞒
而未统计的大饥荒死亡人口。连同公安年报统计的1400多万的非正常死亡,
实际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当在2000万人以上。

  根据上面的估计,捏造虚报的人口总数,多达2000万人。这个数字似
乎太高了,并不为另外一些专家所认同。比较适中的看法,认为1960年和
1961年的实际死亡率,应当由公安年报里的25‰和14‰,分别调高到
43‰和28‰(《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第1522页)。也就是
说,那2600多万无故短少的人中,只有1100万左右属于虚构谎报的人
口,其余的大约1500万,都是大饥荒期间遗漏隐瞒未报的死亡人口。加上
公安统计的死亡,非正常死亡人数将近3000万人。

  分省市人口数据表明,越是大饥荒的重灾区,实有人口数小于统计人口数
的短少现象,就越严重。这也有助于说明问题的根源。在1964年的人口普
查中,实有人口少于统计人口最多的是安徽省(短少162万),其次是河南
省(短少116万)。人口短少50万人以上的省份还有河北、山东、湖南等
等。另外,国家统计局也对一些省市死亡统计不实的情况作过调查,并发表过
部分省市调整后的1960年死人数字。仅安徽一省,死亡人数就从公安上报
的164万,增加到了222万,死亡率由50‰上升到了将近69‰(《中
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 1985》)。这些事实,可作为
有关专家看法的旁证。

(1999年11月10日首贴于“新观察论坛”)

回页首  


[新观察]·文库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