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中后期的毛泽东与周恩来

杨明伟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9年的庐山会议,这是新中国历史 上一个凯歌行进而荆棘丛生的十年,尤其是1955至1959的五年,新中国经历 了坎坷,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都呈现出众多莫测的风云。在这个风云舞 台上,毛泽东、周恩来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无疑是唱主角的人物。正因如 此,我们从这些主角的侧面,可以摸到50年代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 民建设新中国的历史的脉搏。   在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这样一些 耐人寻味的话:    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于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   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   遗留了一些问题……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很成功。 ……大会坚持了1956   年5月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   济建设方针……   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决议》中的这段话,还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在 1956年前后,由于冒进与反冒进的不同做法,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中共 中央领导层中出现了两种思路。

目  录

  一、在大好的形势面前,头脑开始发热。毛泽东表示:我不相信 搞工业、农业,比打仗还厉害。在高指标上来以后,主持政府经济工 作的周恩来、陈云等人,开始感觉到局势发展的严峻性   二、计划指标总是压不下来,周恩来为此忧心忡忡。在建设思路 上,毛泽东与周恩来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没有过的分歧   三、《人民日报》的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 完稿后,毛泽东认为,这是“尖锐地针对”他的。他干脆批了三个字: “不看了。”   四、周恩来在修改“二五”计划建议草案时,删去了“多、快、 好、省”一语,周恩来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对反冒进的言行有着内 心极大的不快。   五、1957年秋天以后,毛泽东早就搁置在心中的对周恩来等“促 退委员会”人员反冒进思路的不满,开始大面积地释放出来   六、南宁会议上,毛泽东指责周恩来:1956年的反冒进是方针性 的错误,面对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周恩来不得不作检讨   七、1958年3月,毛泽东一语惊人:冒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反 冒进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周恩来在苦闷中,提出了辞去总理职务 的请求   八、严酷的现实和客观经济规律教育了毛泽东。到1959年 7月庐 山会议前期,全党范围内的纠“左”,已成气候。周恩来等人重新获 得了经济工作的发言权   九、原为纠“左”大家上庐山开“神仙会”。以至彭德怀的《意 见书》出来之后,周恩来还直言说“彭总的信没什么问题”   十、毛泽东一番长篇讲话,庐山会议风云突变。反“反冒进”的 阴影再次笼罩在周恩来的心头。既要反右,又要务实的矛盾心态,造成 了他在庐山会议期间的双重人格

尾  声

  由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发展到“大跃进”,在短短的几年里, 中国历史演绎了一场场难以捉摸的风云。所幸的是,经过“大跃进”的阵痛, 系铃的人出来解铃。 1960年6月18日,毛泽东在上海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写了一篇名为《十年总结》的文章。在讲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办 钢铁中出现的“乱子”时,毛泽东讲了这样几句话:   看来,错误不可能不犯。如列宁所说,不犯错误的人从来没有。   郑重的党在于重视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分析所以犯错误的   客观原因,公开改正……哪里有完全不犯错误,一次就完成了   真理的所谓圣人呢?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步完成的。   这是毛泽东的一种特殊的承认错误的方式。   更有意思的是,毛泽东还婉转地为周恩来在反冒进中受到的严厉批评有 限度地平了反:   1956年周恩来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部分指标,如   钢等,替我们留了三年余地,多么好啊!
 
(根据《炎黄春秋》1999年第12期“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2000年第1期
“‘大跃进’席卷神州周恩来险些辞职”,2000年第2期“周恩来在庐山会议上的
两难处境”三文合并整理,编者加了若干小标题)

回页首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