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跃进”中萌发人民公社的构想

薄一波

1958年4月,“公社”的设想诞生在一列南行列车上。
据刘少奇的回忆,“公社”一词是“吹”出来的,“有
我、恩来、定一、邓力群”,他们当时正在前往广州
与毛泽东会合途中。两周后,毛泽东描绘出以“公社”
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蓝图。6-7月,毛的设想经陈伯达、
谭震林等人透露,一些地方开始兴办政社合一的公社。
8月,毛泽东一锤定音:人民公社好!

[新观察]·文库版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我在上一篇中已经讲到:1957年冬到1958年春,全国出动几千万到上亿
的劳动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而揭开了“大跃进”的序幕。正是因
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群众运动的发展,促使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萌
生出改变农村基层组织结构的思想火花。

  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求在大面积土地上统一规划,修建长达几公里、
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灌溉渠系,一些较大工程的建设需要大批的劳动
力和资金,建成后的使用又要求做到大体与受益单位的投入(劳动力、土地、
资金等)相适应,这就不仅涉及农业生产合作社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而且
还涉及村与村、乡与乡、区与区,甚至县与县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在当时
的条件下,不可能也不允许根据商品经济的原则,按照各农业社投入的大小,
与受益挂钩进行结算。只能从调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和调整行政区划方
面打主意。

  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毛主席早在1955年主编《中国农村的社会
主义高潮》一书时,就亮明了他的观点。他为《大社的优越性》一文写的按
语指出;“现在办的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为了易于办成,为了使干部和群
众迅速取得经验,二三十户的小社为多。但是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
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
留太久,应当逐步合并。有些地方可以一乡为一个社,少数地方可以几乡为
一个社,当然会有很多地方一乡有几个社的。不但平原地区可以办大社,山
区也可以办大社。”因此,1956年内一些地方办的高级社,规模比较大,例
如安徽省有16个社规模在3500户以上,河南省干户以上的大社有495个。

  1956年秋后.一些地方出现闹退社、分社风潮。后来查明某些社规模过
大,难于管理,吃“大锅饭”严重,是酿成风潮的原因之一。有鉴于此,党
中央在1957年9月14日发出《关于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和《关于做
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指出:“大社、大队一般是不适
合于当前生产条件的。”“除少数确实办好了的大社以外,现在规模仍然过
大而又没有办好的社,均应根据社员要求,适当分小。”“生产队是合作社
的基本生产单位,一般以二十户左右为宜。”“社和生产队的组织规模确定
之后,应该宣布今后十年内不予变动。”但是,在经历了批评反冒进的曲折
之后,现在遇到了因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开展带来的新问题,加之许多地区
进行了撤区并乡工作,因此,毛主席就重新考虑合作社的规模问题了。1958
年1月南宁会议上,听说广西出现并社现象时,毛主席就说;“可以搞联邦
政府,社内有社。”后来正式提出并大社的主张。

  有关部门根据毛主席的意见,起草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
合并为大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我国农业正在迅速地实
现农田水利化,并将在几年内逐步实现耕作机械化,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
产合作社如果规模过小,在生产的组织和发展方面势将发生许多不便。为了
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
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意见》于3月20日在成都会
议通过,4月8日经政治局会议批准,作为中央意见正式下达。4月12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联乡并社发展生产力》为题,报道了福建闽候
县在3月间,把城门、下洋、龙江3个乡合并为1个乡、把23个农业生产合作
社合并为1个社的消息,并用《编辑的话》的形式,将《意见》中的主要观
点公开发表。

  这以后,各地迅速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辽宁、广东两省最快。辽
宁于5月下半月,即将9272个社合并为1461个社,基本是一乡一社,平均每
社约2000户左右,最大的为18000多户。紧接着,河南、河北、江苏、浙江
也相继完成并社。河南由38286个社合并为2700多个社,平均每社4000户左
右。北京郊区农村,由原来的1680个社合并为218个社,平均每社1600户。

  在1958年1月间的杭州会议、南宁会议上,毛主席提出地方工业的产值
几年(3年、5年或10年)超过农业产值的问题。国家经委根据毛主席的意见,
起草了《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第一次正式提出农业生产合作社
办工业问题。《意见》于3月23日在成都会议通过,也于4月5日经政治局会
议批准,作为中央意见正式下达。农业社办工业,就已突破了农业生产合作
这个名称的限制,实际上就提出了给农村主要的合作经济组织另找名称的问
题。

  以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高潮的掀起,地方工业遍地开花,
带来了农村劳动力紧张。一些地方为着尽可能地腾出劳动力用到工农业生产
上去,于是出现了简易的公共食堂和托儿所。为了让青年农民学习农业技术,
吉林延边、河南登封、湖南浏阳等地的农村办起了“农业大学”。正是在这
种情况下,中央领导同志酝酿了新的农村基层组织结构问题。少奇同志1958
年11月7日在第一次郑州会议的一段回忆和陆定一同志在八大二此会议的发
言,介绍了中央领导同志最早关于这个问题的酝酿情况。

  少奇同志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说:

  公社这个名词,我记得,在这里(郑州火车站),跟吴芝圃(时任河南省
委第一书记)同志谈过。去广州开会(少奇等同志去广州向毛主席汇报八大二
次会议准备情况,时间估计可能是1958年4月底--作者注),在火车上,有
我、恩来、定一(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邓力群,我们四个人吹半工半读,
吹教育如何普及,另外就吹公社,吹乌托邦,吹过渡到共产主义。说建设社
会主义这个时候就为共产主义准备条件,要使前一阶段为后一个阶段准备条
件,我们搞革命就是这样的,开始搞前一步的时候,就想到下一步,为下一
步创造条件。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就要为共产主义创造一些顺利条件。
还吹空想社会主义,还吹托儿所,集体化,生活集体化,还吹工厂办学校,
学校办工厂,半工半读。要邓力群去编空想社会主义,要定一编马恩列斯论
共产主义。下了火车,在这个地方,大概有十几分钟,跟吴芝圃同志说,我
们有这样一个想法,你们可以试验一下。他热情很高,采取的办法也很快
(吴芝圃插话:那个时候,托儿所也有了,食堂也有了,大社也有了,还不
叫公社),工农商学也有了,就是不叫公社。乡社合并是老早就有的。陆定
一回去,马上就编了那本书。八大二次会议,我去讲了一个半工半读和生活
集体化。后头要北京试验,要天津(泛指河北省,因为当时天津市属河北省,
是河北的省会--作者注)试验。公社就是这样来的。事实上已经有了,他
们叫大社。陆定一同志在八大二次会议发言里边讲了这个东西。

  陆定一同志在八大二次会议发言的日期,是5月19日,题目叫《马克思
主义是发展的》。18日晚,他在推敲经大会秘书处已经铅印好的发言稿时,
在结尾的部分,新加了这样一段话:

  毛主席和少奇同志谈到几十年以后我国的情景时,曾经这样说:那时我
国的乡村中将是许多共产主义的公社,每个公社有自己的农业、工业,有大
学、中学、小学,有医院,有科学研究机关,有商店和服务行业,有交通事
业,有托儿所和公共食堂,有俱乐部,也有维待治安的民警等等。若干乡村
公社围绕着城市,又成为更大的共产主义公社。前人的“乌托邦”想法,将
被实现,并将超过。我们的教育方针和其他教育事业,也将朝这个目标发展。


  虽然陆定一同志这段话也包括着少奇同志在火车上“吹”的那些内容,
但主要是转述毛主席在广州向他们四位谈的内容。

  政社合一是人民公社一个重要的特征。对此,少奇同志说:“乡社合并
是老早就有的。”他究竟指的是些什么事?不清楚。就现在看到的材料,他
的话不是没有根据的。在合作化过程中,东北有些地方曾出现村政府和合作
社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现象。在浙江舟山群岛的蚂蚁岛,还正
式出现过一个乡社合一的渔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初,民政部曾把这些做法
作为“以社代政”或“政权消亡论”的错误倾向加以批评。当时主管民政工
作的副总理陈毅同志于1955年4月14日在全国第三次民政工作会议的讲话中,
说民政部的批评是“文不对题”。中央同意陈毅同志意见,转发了陈毅同志
讲话的全文。此外,1956年冬,陈伯达曾到福建莲塘乡搞乡村调查。1957年
1月7日向党中央、毛主席写过一个报告,就农村工作提出过许多意见,其中,
涉及农村基层经济政权组织的意见有两条:一、“可以把乡(或村)和社合在
一路,使合作社成为真正的基层;乡(或村)中的行政工作,可以由一个合作
社的副社长兼任,他不必脱离生产,也不拿专薪,或者只由政府给些少补贴”
;二、“可以考虑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合并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
农业社的供销部和信用部。”中央批转了陈伯达的报告。虽在批语中指出:
乡政权设在合作社一起和基层供销社、信用社并入农业社这两个问题,“因
牵涉较广必须慎重考虑”,但并没有否定陈伯达的建议。另据胡乔水同志回
忆:1958年2、3月间,毛主席和陈伯达谈过一次话,说乡社合一,将来就是
共产主义的雏形,什么都管,工农商学兵。

  各地并起来的大社,初期叫法多种多样。在河南省,有的叫集体农庄,
有的叫农场,有的叫社会主义大院或社会主义大家庭。别的省情况也差不多,
例如辽宁省盖平县花园地乡由7个社、18024户合并而成的一个大社称为“太
阳升共产主义农场”、四川省成都市郊区第一批由24个农业社并起来的4个
大社都称为“国营农场”。北京市顺义县400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而成
的8个大社,分别叫“红旗”、“卫星”、“七一”、“火箭”、“东风”、
“东方红”、“先锋”和“红星”合作农场。

  6月14日,少奇同志同全国妇联党组谈话,提出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意见,
要求在农村大办公共食堂、托儿所和敬老院。30日,同《北京日报》编辑谈
话,提出三四十年即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
现在就要开始试验。

  6月间,一些地方出现了以“公社”命名的大社。浙江省诸暨县城南乡 
6月中旬成立一个大社,叫“红旗共产主义公社”。成立过程大体是这样的:
6月13日,城南乡党委书记丁祖铭,参加全省三级干部会议,听到省委书记
处书记林乎加在报告中讲到每个县可以搞个把共产主义雏形的乡、社。回来
后,经乡党委讨论,同意试办公社,立即动员全乡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
员写申请书,接着就制定规划,宣布公社正式成立。6月底在辽宁省安东县
的前阳地区出现了一个“前阳公社”。这个公社由原前阳、新安等5个农业
生产合作社合并而成,共有13000多户,72000多人。安东地委和安东县委在
这里进行“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试点。

  公社这个名称,原出于欧洲中世纪,是当时西欧实行自治的城镇。大多
数公社的特点是:其公民或市民宣誓互相保护或帮助。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成功后,雅各宾派中的一些派别,曾主张在法国恢复公社制度。伟大的空想
社会主义者罗伯待·欧文和他的学生们,于1824年至1828年在美洲购置土地,
进行未来理想社会的试验,就把他们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叫做公社。欧文的
公社是由2000人到3000人组成的工、农、商、学相结合的生产和消费单位。
在公社内部,纯粹个人日用品以外的一切东西都变为公有财产。产品按需分
配,每个人可在公社仓库领取必需的物品。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也常把他们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称
为公社。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其他一些派别的共产主义者也使用公社这个概念,
因此,共产主义也常称为公社主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871年巴黎公社的
革命者,把自己政权称为公社,并不是在共产主义的意义上,而只是在城市
自治的传统意义上,使用公社这个概念的。因为巴黎公社革命者并不信仰共
产主义,他们并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出现了三种形式
的农业合作组织:农业公社,农业劳动组合,共耕社。1919年12月3日到10
日,俄共(布)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俄农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合代表大会。4
日列宁在代表大会讲话称:“农业公社是个很响亮的名称,是与共产主义这
个概念有联系的。”(《列宁全集》第2版,第37卷第362页)

  前已提到,陆定一同志在1958年4月底在去广州的火车上,接受编辑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共产主义社会》一书的任务后,回到北
京即组织中央宣传部的同志全力突击,6月间初稿编成。收入初稿的第一条
语录,就是思格斯1845年2月8日《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描绘共产主义社会
概况的几段话。这条语录就有两个地方提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叫做公
社。这部书的编出,对毛主席最后决定把新合并起来的大社叫做人民公社看
来起了不小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后来的北戴河会议上。毛主席向与会同志
一再推荐这本书。

  7月1日,《红旗》第3期出版。上面有陈伯达的短文:《全新的社会,
全新的人》,赞扬湖北省鄂城县旭光农业社“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
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他借题发挥,透露了人民公社的名称。

  后来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谈到人民公社的起源问题时,陈伯达也有一
段回忆。他说:人民公社,我没有感性知识,主席要我们到天津(当时河北
的省会)去,到天津后,跟安国、徐水、定县、正定几个县委的同志谈了一
下。安国的同志说过这个问题。他们有五万亩洼地要搞成稻田,他们说,既
然调了很多劳动力,大家协作,把洼地变成稻田,就不如搞一个大社。

  6月底7月初,晋、冀、鲁、豫、陕五省和北京市在郑州召开农业协作会
议。谭震林同志在结论中讲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变革问题,第一次把河南省
遂平县嵖岈山卫星农业社称为“共产主义公社”。他说:“农业大丰收,在
农村已开始了新的变革,在合作社的组织上和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上、规模上
开始了变革,它已经不能按照原来那些方法、那一套制度、那一套形式来发
展了,需要有所改变了。”“象遂平县嵖岈山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
而是共产主义公社”。“华东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合作社需要过渡,
由现在的状况过渡到更高级。办法是直接到国营农场,……有些地方搞公社,
……大概是一万户左右。” 会后,他把嵖岈山卫星农业社的干部找去郑州
汇报, 并向他们讲了一番办公社的道理。1961年3月19日,谭震林同志在广
州中央工作会议上作自我批评,谈到上述在郑州的言行时说:当时“这些话,
虽然讲是建议性的,实际上否定了高级社的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万户大社
的思想已经产生了”。

  谭震林同志提到的嵖岈山卫星农业社,是1958年4月20日由嵖岈山附近2
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而成的。共6566户,30l13人。《红旗》杂志常
任编辑李友九同志带着任务于当年7月17日到达这里时,已改名为卫星人民
公社。据李友九8月8日给总编辑陈伯达的信称:“他们这里并大社,原来也
只是为了并大一点,好搞建设。到郑州一汇报,谭震林同志和他们讲了一番
‘工、农、商、学、兵’办‘公社’的道理,回来就叫成公社了。”“公□
缯飧雒□嗜褐诨共幌肮撸□行闯伞□采纭□模□行闯伞□ど纭□摹!崩钣丫□
随信给陈伯达寄去《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第二次草稿)》一份,并
说明这份简章是他和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崔
光华、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在这里“大汇合、大研究”之后写成的。陈伯
达收到后,即将《简章》草稿的复制件和李友九的信转报毛主席。毛主席当
即对《简章》作了修改,批示:“请各同志讨论,似可发各省、县参考。”
1959年7月23日,毛主席在庐山会议讲话中说:“我在河南调查之后叫河南
同志跟红旗杂志合作,搞了一个卫星公社的章程,我得了那个东西,如获至
宝。你说我小资产阶级狂热性,也有一点,不然我为什么如获至宝呢?”

  7月16日出版的《红旗》第4期,刊载了陈伯达“七一”前夕在北京大学
的讲演稿:《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文章讲到:“毛泽东同志说,我们
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交换)、学(文
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织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
会的基本单位。”这里透露的内容,较之陆定一同志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
言、谭震林同志在6省市农业协作会议结论中透露的内容更具体更鲜明了。

  最先得到关于人民公社信息的河南省,7月间,在并大社的基础上,迅
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热潮。据8月13日河南省委向中央的电话汇报,全省已
建立公社1463个,占计划数的52.42%。新乡地委8月10日向中央和省委汇报,
已办起354个人民公社,平均每杜5345户,其中:7月18日成立的修武县人民
公社是一县一社,共29193户。

  8月4日、5日,毛主席视察徐水、安国。在徐水,称赞“组织军事化、
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称赞农民上山炼铁,问粮食多了怎么办?可考
虑让农民一天干半天活,另外半天搞文化,学科学,闹文化娱乐,办大学、
小学。在安国提出:粮食多了,每人每年可吃六七百斤,土地实行轮作。这
说明,此时毛主席的头脑里,已经在思考着粮食多了怎么办的问题。从安国
回保定的汽车上,他问陪同视察的保定地委书记李悦农:是不是一乡一社,
是不是搞万人公社?说在平原地区八千人搞一个公社不要紧,社里工农商学
兵都有。要搞全民武装,给民兵发枪。还说,县也要并大一点,并到几十万
人的大县。头少了好领导。还称赞河北省委提出的大地园田化的口号。毛主
席走后,8月6日,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正人同志到达徐水,传达了中央
关于在徐水搞共产主义试点的指示。几天之内,全县24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宣布转变为人民公社。8月22日,徐水县制定了《关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
共产主义迈进的规划(草案)》,规定1959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始向
共产主义过渡,1963年进入共产主义社会。8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长
篇报道,宣称:“徐水的人民公社将会在不远的时期,把社员们带向人类历
史上最高的仙境,这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时光。”

  8月6日下午4时20分,毛主席到达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在公社办公
室门口,看到公社牌子,点点头说:“人民公社名字好”。在视察公社棉田
时,对陪同视察的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同志说:“吴书记,有希望啊!
你们河南都像这样就好了。”“有这样一个社,就会有好多这样的社”。

  9日,毛主席到达山东。当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谭启龙、裴孟飞同志在
汇报中提到历城县北园乡准备办大农场时,毛主席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
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主席视察三省的消息,特别是8月13日的报纸发表关于“还是办人民
公社好”谈话的消息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的热潮。

  以上的回顾说明,在“大跃进”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大跃进”的脚
步步步进逼、“大跃进”的幻觉使人眼花缭乱的情况下,萌发人民公社的构
想,确实事出有因,势有必至。后来说,人民公社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就某些方面(例如水利建设)的现象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文摘自《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
第728-740页

回页首  


[新观察]·文库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