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坤

口述“三年饥饿”(1959-1961)之69

【民间记忆计划——口述“三年饥饿”(1959-1961)之69】

口述者:刘西坤(男,1928年生,山东省青州市朱良镇良孟村村民)

采访者:王海安(男,1988年生,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张高村村民)

采访时间:2012年2月5日

采访地点:老人家中 


采访笔记

       刘西坤老人是个老退伍军人,参加过内战,打过淮海战役,和他一起打仗的村子里的将近四十个同伴都牺牲了。他的耳朵很聋,我之前不认识他,也没有采访过他,是我采访过的另一个叫赵家荣的老人带我去的他家。他住的房间挺大,他气管不好,说话时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但还是很开心地和我讲述他经历过的历史。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的双手,手指粗大,严重的畸形扭曲,我问他时,他说是人民公社时候,不论冬夏,长年拧螺丝,修机器,用力过大,糟蹋伤了。

采访正文

集体大生产,人人都不在家

1957年成立人民公社,炼钢铁,那时候(人们)都不在家啊,机器也没人开啊,都停了,七八十岁的老奶奶老爷爷也得出去炼铁啊。1958年大跃进开始,持续到1960年一直是这样, 俺庄旁边有个河啊,“江北变江南”,打算在那里种稻子啊。“刮五风”了得吗?一百斤的产量说五百斤。没有一个说实话的。

      吃食堂吃不饱

吃食堂时候我还不大在家,我在外面驻队,来家就是领饽饽子来随着一起吃啊。1960年家里有粮食也不让吃啊。吃食堂就是吃那些地瓜干,窝头什么的,吃不饱啊。

1960年我们村子饿死人最多

1960年我们村子饿死的最多啊。刘家村闹公社以后俺庄才有粮食吃了。1960年眼看死的死,逃荒的逃荒,我们村子少了800多口人啊。我记得刘泰安是饿死的,赵树征也是饿死的,那时候我已经不在家了。来家以后家人就说,某某死了。

我逃荒去了东北

那时候就像是跟风一样,管得人们都上东北跑啊。上东北得出示证明,没有手续不行。大家费老劲去开证明也要上东北啊。到东北去,不管你到哪个食堂,随便吃。不管是工厂还是单位,进去吃饭就行。所以大家都争着去。那时候我到县城里开会,我们这11个主任商量,别人都逃命去了,咱也去吧。1959年冬天,上头安排我给烈军工属办敬老院,办起敬老院后我就坐火车上了东北,要不是挂念家的话我就不回来了。在东北待了四个月,我8月份就回来了,就是这样犯了错误啊,回来以后还是把我拨到机器处看管机器。

(完)

原载:草场地工作站《民间记忆计划》(读取时间:2012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