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老票证吗?
——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参观记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商品票证离我们有多远?其实,最后一种票证的废止距今才仅仅5年;然
而想起它们,却恍若隔世,因为票证是属于那个已经过去的时代。

  40年,整整两代人,与共和国一起经历了票证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
历程。小小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
雨,印记着百姓的苦辣酸甜。

  12月10日上午,一个名为“让昨天告诉今天”的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
在市档案馆正式开放。参展的150张图片、56份文件、上千枚具有代表性
的票证像一面镜子, 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再现了一部艰苦奋斗、 除旧布新的历
史。
 
 
周总理指示:宴会不许上花生米

  展览显示,解放初期,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953年北京市对粮、油、棉、布等基本生活用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商品
票证作为计划供应的调节手段于当年产生。

  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上面写着“遗失不
补、过期无效”的字样,这枚票证被收藏者俗称为“开门票”,它标志着后来
整整实行了40年的商品票证制度的开始。

  1959年至1961年的3年困难时期,票证的发放量很快达到102
种,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居民的口粮标准数次压缩,食用
油定量也从1959年的平均每人每月6-7两压缩到1962年的2两。

  两位年轻人看到这里禁不住惊呼:“一个月2两油怎么炒菜呀?!”

  而继续看下去,展出的一份原始文件就更令人吃惊。这是1961年3月
4日国务院财贸办公室下发的一份正式文件,特摘抄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委:
 近来对外宴会上吃花生米的现象相当普遍,北京吃,其他地方也吃。…
 …根据总理指示,请各地今后举行对内对外宴会及其他特殊供应时一律不要
 供应花生米。”

  总理亲自指示国宴上不要吃花生米,可见当时食用油供应何其紧张。

  在另一份由李先念、习仲勋、姚依林三位副总理分别批示的文件上,批办
的是将副部级以上干部的鸡蛋等副食品节日补助再降些斤两。

  到1962年4月13日,市人委作出决定,对55类290种日用工业
品实行凭购货券供应。购货券发放标准:每名职工按月工资收入,每20元发
给购货券一张。

  按照规定,买一双尼龙袜子除付款外还需购货券2-4张。 以月收入38
元左右的普通职工为例,其每月的两张购货券尚不足买一双尼龙袜,这也就难
怪当时谁要是穿一双尼龙袜就显得相当“时髦”了。

  由于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所以缝纫机被视为家庭
“老三件”(还有手表和自行车)中最实用的一件。而买一架缝纫机需购货券
97张,这就需要东挪西借、经年累月地积攒了。

  即使有了缝纫机,要做衣服还得买布。据记载,当时购买毛料每米需31
张购货券。所以孩子在过年时得到一件新衣服的喜悦,是今天难以想像的。

  中科院一位叫王蕴玉的教授向展会主办者提供了一份“出生证明书”,是
她1962年8月16日在妇产医院生下儿子的记录。据她讲,刚生下的孩子
还没有购货凭证,所以特供的生活用品就写在这张出生证上,使它成为一份难
得的记录。我们看到,这张出生证上写着“小米已购、豆2斤、糖2斤、棉花
已发”等字样; 更特别的是,还有两个字:“奶锅”。 据称,奶锅也是配购
的。

  主办者说,1961年的粮票,在民间收藏中一张也没有找到,因为人们
有粮就吃光,一两也不剩。
 
 
毛主席要求: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

  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文革”,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由于市场供需趋紧,一度在60年代中期减少的商品票证又逐渐增多。作为一
个时代的特征,“文革”初期“语录票证”盛行,

  在这次展览上,有一块当时粮店里张贴的毛主席语录引人注目:“节约粮
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
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

  这个时期的票证品种进一步“丰富”,肥皂、烟筒、棉线、牛奶等,几乎
无所不包。

  当时牛奶成了稀罕物,只有“三种人”————老人、婴儿、重病人才能
喝到半磅到1磅牛奶。

  1970年全市居民一年未发布票。

  1973年若购买一辆自行车,单位里每50人才能分到一张自行车票,
购买时除付款外,还要付30张工业券。

  “文革”期间,北京市粮食收不抵支,但“革命运动”所需刷写大字报的
浆糊就耗用面粉300万斤。


邓小平说: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1978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全党
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1993年5月,使用了40年的商品票证终于在北京
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展览期间,记者听到一位中年女士说,她记忆中小时候就挨过父母的一
次打,因为她丢了家里的10斤粮票。

  在她旁边的一个小学生则嚷嚷:“这些票证多好啊,还不用花钱了呢!”
一位老妇听了发出苦涩的笑。她说,应当让今天的孩子们知道这些票证是怎么
回事。

  (12月10日《北京青年报》)

回页首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