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转发鞍山市委关于技术
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
情况报告的批语

(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上海局,各协作区委员会,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
中央一级各部委、各党组:

  鞍山市委这个报告[1]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
点也愿意看,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鞍
钢是全国第一个最大的企业,职工十多万,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
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
合的方针[2],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去干,许多人主张
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他们认为“马钢宪法”(苏联一个
大钢厂[3]的一套权威性的办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一九五八年大跃
进以前的情形,这是第一阶段。一九五九年为第二阶段,人们开始想问题,
开始相信群众运动,开始怀疑一长制,开始怀疑马钢宪法。一九五九年七月
庐山会议[4]时期,中央收到他们的一个好报告[5],主张大跃进,主张反右
倾,鼓干劲,并且提出了一个可以实行的高指标。中央看了这个报告极为高
兴,曾经将此报告批发各同志看,各同志立即用电话发给各省、市、区,帮
助了当时批判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现在(一九六○年三月)的这个报告,
更加进步,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
东,在中国出现了。这是第三个阶段。现在把这个报告转发你们,并请你们
转发所属大企业和中等企业,转发一切大中城市的市委,当然也可以转发地
委和〔小〕城市,并且当作一个学习文件,让干部学习一遍,启发他们的脑
筋,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在一九六○年一个整年内,有领导地,一环接一环、
一浪接一浪地实行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

                     中  央
                 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根据中共中央文件刊印。
                   (有毛泽东手稿)

 注 释

  〔1〕 指中共鞍山市委一九六○年三月十一日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
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给辽宁省委转报中央的报告。其内容如下:
(一)鞍山地区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已经形成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运动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广大职工干劲很大,参加的人
很广泛,进展很快;二是职工的首创精神大大发扬,短时期内就出现了重大
的新技术和尖端技术;三是促进了生产继续跃进。(二)两个多月来所取得
的初步经验。第一,必须不断地进行思想革命,坚持政治挂帅,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第二,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第三,全面规划,狠抓生
产关键;第四,自力更生和大协作相结合;第五,开展技术革命和大搞技术
表演赛相结合。(三)鞍山地区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向高、大、精、尖、
新和世界先进水平进军,各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力争赶上和超过国内外
先进水平,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目前,鞍山地区工业战线上技术革新和技术
革命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第一,大力改进操作技术,挖掘设备潜力,不断
提高设备利用率。第二,普遍提高半机械化、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的水
平。第三,积极试制高、大、精、尖、新产品,掌握尖端技术。第四,大搞
资源综合利用。第五,大力改善劳动组织和改进工艺过程,实现增产减人。
(四)加强党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领导。首先,要坚持政治挂帅。
要结合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总结工作,继续批判右倾保守思想;批判坚持一长
制、实行经济和技术挂帅、依靠少数专家办企业的资产阶级路线;批判教条
主义和贾桂思想,进一步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其次,各级领
导要改进工作方法,应抽出时间来学习和务虚,以虚带实。要切实精简会议,
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亲临生产第一线。要抓两头带中间,除注意抓薄弱环节外,
要特别注意插红旗、立标兵,不断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造成“学、比、
赶、帮、超”的热潮。再次,要大抓技术表演竞赛,同时还要不断搞文化革
命,举办业余文化学校、技术训练班等,迅速培养和壮大科学技术队伍。在
运动中,要关心职工生活,使他们有充沛的精力从事革新创造。

  〔2〕 两参,即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即改
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即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实行
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的原则。

  〔3〕 指苏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

  〔4〕 这里指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至八月一日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
政治局扩大会议。

  〔5〕 指中共鞍山市委一九五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关于鞍钢当前生产、
群众运动情况和八月份工作安排的报告,毛泽东于当年七月三十一日将这一
报告批发给在庐山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同志。见《建国以来毛泽
东文稿》第八册第393-394页。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1月)第89-92页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