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转发贵州省委关于目前农村
公共食堂情况报告的批语[1]

(一九六○年三月二日、四日)



                     44-46

                 一

  印9份,发各同志阅看,准备三日下午谈一下。

                    毛 泽 东
                   三月二日上午四时
                   根据手稿刊印。

                 二

  华东局,各协作区委员会,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

  贵州省委关于目前农村公共食堂情况的报告[2],写得很好,现在发给
你们研究,一律仿照执行,不应有例外。中央所以这样下断语,是因为贵州
这一篇食堂报告,是一个科学总结,可以使我们在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
渡的事业中,在五年至十年内,跃进一大步。因此应当在全国仿行,不要例
外。仿行时要有步骤,要有坚强领导,要提高干部和群众觉悟,要走群众路
线。在1960年一年内,全国食堂达到贵州现时的那种水平,也就很好了。
在领导不强的地方可能一年达不到,那就在1961年达到也可以。即使更
长一点时间达到,也可以。总之一定要达到,并且还要提高。请你们在今年
春季专为食堂问题开一次规模较大的会议,是为至要。此件及附件,可登党
刊,并可转发公社党委。

                     中  央
                  1960年三月四日
                 (附贵州省委报告一件)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注 释

  〔1〕 本篇一写在中共贵州省委一九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关于目前农
村公共食堂情况给中央并毛泽东的报告上;本篇二是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转
发贵州省委这个报告的批语。

  〔2〕 中共贵州省委的这个报告说,一九六○年二月十六日至十八日,
我们召开了三天地、州、市委第一书记会议,主要讨论农村公共食堂问题。
我省农村公共食堂现有十三万多个,固定的或基本上固定的占百分之八十左
右,不固定的约占百分之二十。固定的食堂中,出现了一批办得很好的,其
特点是:一、巩固地树立了贫农、下中农的领导优势,基层干部和党团员一
律参加食堂,和群众打成一片。二、走群众路线,实行民主管理。三、建立
必要的管理制度,首先是口粮管理制度,执行了计划用粮、节约用粮、以人
定量、节约归己的原则。四、食堂有了自己的生产,有了家底。五、炊具改
革很有成绩,减轻了炊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饭菜质量。这些办得好的
食堂,已成为生产小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巩固了人民公社,生
产也搞得很好,显示了食堂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有的还提高了集体化的程度,
形成了较大的居民点,为建设新村创造了条件。不固定的食堂有三种情况:
一是虽然集体做饭,但做得不够吃,分给各户,推出了事;二是时办时停;
三是各户单独起伙,食堂有名无实。在这些地方,个别的已发生外逃、肿病
和死人现象。主要原因:一是基层组织有问题,有的被富裕中农把持,千方
百计拖垮食堂,挖人民公社的墙脚。二是实际工作抓得不紧、不具体、不切
实,听任食堂涣散下去。目前,当务之急是对不固定、不巩固的食堂立即加
以整顿。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步骤:一、立即组织干部带着粮食供应指标下去
整顿。二、充分发动群众,依靠贫下中农,召开食堂代表会,建立食堂管理
委员会,落实粮食安排。三、选举食堂管理人员。四、建立管理制度。五、
以好的食堂作标兵,进一步把食堂办好。对于那些已经固定的食堂,也要按
照标准整顿、提高。在分配制度上,由粮食供给制、半供给制改为伙食供给
制。目前看来,食堂势必要适当扩大规模。为此,我们打算:一、在今年夏
收时,务必把粮食抓到基本核算单位手里,口粮由基本核算单位定期发给食
堂。二、在适当时机,把食堂交由基本核算单位管理,每个生产小队就办一
个食堂,基本核算单位可以自己办一个,作为中心食堂。一九六○年二月二
十六日,中共中央已将这一报告转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三月六日,中
央又将毛泽东起草的批语发给各地。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1月)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