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在五个月内把
三分之一地区的形势都转变过来
争取一九六一年的农业大丰收

毛主席在中央五人小组
一个报告上的批示
(一九六O年十一月十五日)


……三分之一地区的不好形势,坏人当权,打人死人,
粮食减产,吃不饱饭……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总理:

  在讲大好形势、学习政策的过程中,要有一段时间大讲三分之一地区的不
好形势,坏人当权,打人死人,粮食减产,吃不饱饭,民主革命尚未完成,封
建势力大大作怪,对社会主义更加仇视,破坏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农村工作极为艰苦,要有坚强意志决不怕苦的精神才能去,否则不能去。以上
请你酌定。

                         毛泽东
                         十五日晨

  全国大好形势,占三分之二地区;又有大不好形势,占三分之一的地区。
五个月内,一定要把全部形势都转变过来。共产党要有这样一种本领,五个月
工作的转变,一定争取一九六一年的农业大丰收,一切坏人坏事部改过来,邪
气下降、正气上升。

                         又 及。

                       根据中共中央文件刊印

[附件]

          关于中央一级机关抽调万名干部
             下放基层情况的报告
            (一九六O年十一月十日)

  中央一级机关各单位,在听了总理的报告以后,对抽调万名干部下乡的工
作,决心大,行动快,迅速地掀起了申请下乡上山支援农业生产的群众运动。
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由各单位提名,经过各“口”、两个机关党委和中
央组织部的反复审查,确定了下放干部的名单。据十一月九日的统计,已初步
确定下放干部共一万零一百一七十六人(不包括调给各中央局的干部),占中
央机关于三万八千多名干部的百分之七点三三;其中十七级以上党员干部一千
六百七十三人,占中央机关一万六千八百名十七级以上党员干部的百分之九点
九五。在这一万零一百七十六名下放干部中,属于编内下放的九百三十人,占
下放干部总数的百分之九点一,属于精简下放的九千二百四十六人,占百分之
九十点九;妇女干部一千六百九十二人,占了放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十六点六;
工程技术人员一千五百三十九八,占下放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十五。由于在抽调
和审查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强调要保证质量,所以,抽调出来的这批干部,总
的来说是好的,绝大多数符合总理提出的政治好、身体好的要求。其中有党员
五千二百三十三人,团员二千八百七十八人,党团员合计占下放干部总数的百
分之七十九点七;十七级以上的骨干(包括非党干部)有一千七百零一人,占
百分之十六点七;十八--二十一级的干部有五千一百一十七人,占百分之五
十点三;二十二级以下的干部有三千三百五十六人,占百分之三十三。从他们
所担任的职务来看,有司局长一级干部二十六人,处长级干部三百五十三人,
科长一级干部一千五百零五人,共占下放干部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八点三。这些
干部下放后, 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可以担任县、 公社和生产队的主要领导职
务。据各单位对七千五百五十二名下放干部的初步排队,其中可以担任县委书
记的有二百二十六人,可以担任公社党委书记和社主任的有八百六十人,可以
担任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支部书记和队长的有一千三百七十四人,以上合计二千
四百六十人,占下放干部的百分之三十二点六。

  这次抽调一万名干部下放农村,对中央机关干部来说,是一件大事。各单
位都把这二工作当作一项政治运动来搞,由党组书记和各部门领导同志亲自挂
帅,机关党组织全力以赴,在干部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大讲形
势,大力宣传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充分发动了群众,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掀起了热烈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报名要求下放的高潮。做到了使大多数下放
干部心情愉快,树立了改变农村面貌的雄心壮志;使留下的人也受到了教育,
提高了思想,表示要积极努力,作好机关工作。但是在动员过程中,也发生了
一些问题,有少数干部,患得患失,顾虑重重,怕艰苦,怕困难,留恋城市,
不愿下去。甚至还发生个别干部逃跑的现象。[1]

  为了确实保证这批下放干部的质量,确实做到每一个人都符合政治好、身
体好的条件,完全自觉自愿并使他们下到农村以后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打算在
名单审查公布以后, 拿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把这些干部以部为单位组织起
来,学习中央有关农村工作的政策和决议,同时对每一个人再作一次认真地了
解和审查。凡是不合条件的坚决调换;对不愿意下去的,在进一步做好思想教
育工作后,确实不愿下去的,决不勉强。宁肯下放的数字少些,也不能降低质
量。估计再经过这样严格地审查以后,下放的干部总数可能不到一万人。

  对这一批下放干部的分配问题,根据重点加强农村,也适当照顾其他基层
的精神,我们初步计划大体以七千人,下放到农村,三千人下放到工业和其他
基层单位。到农村去的重点是那些农业生产任务重,问题多,基层严重不纯的
地区,如山东、河南、甘肃等省;在这些省派去的干部,数量要多一些,质量
要更强一些。对于一般地区,也根据不同情况适当构分配一些。至于南方有几
个省,如广东、福建、广西等因为语言不好懂,打算少给一些。对下放其他基
层单位的三千多名干部,根据他们的专长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分配:其中一
千五百三十九名工程技术人员,都分配到工矿基层单位(一部分给中央直属企
业、一部分给地方企业);一百多名翻译人员,不下放农村;其他一部分干部
下放到文教、卫生单位。

  为了便于对下放干部的管理,便于他们向中央反映情况,发挥“一通”的
作用,各部门的下放干部,原则上以部为单位比较集中地分配到一个省区去,
而不采取打乱分配的办法。这一批干部,预计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可以分批下
去。他们下去后,原单位的党组织要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每个单位要指定
政治上强的干部负责带队;每个下放干部都应该经常向中央和原单位党组织如
实地反映农村及其他基层工作的情况, 必要时, 各单位还可以找他们回来汇
报。 这次下放农村和其他基层的干部,一般要下放三年, 少数编内下放的干
部,原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采取轮换的办法。

  在抽调干部工作中, 各单位还提出一些具体问题, 如:是否可以携带家
属,工资如何发放,到寒冷地区是否补助布票等问题。我们考虑,现在农村生
活都比较艰苦,为了使这次下放干部一下去就能集中精力做好工作,无论是编
内或编外下放干部,目前一般都不带家属(精简下放干部的家属,可以在有条
件的时候带走)。 原机关要把下放干部的家属切实照顾好。 关于工资待遇问
题,属于编内下放的仍由原单位发给原工资。属于编外下放的,按原工资级别
待遇,由所在地区发给。到寒冷地区的布票及其他具体问题,由各单位自行研
究解决。

              中央精简干部和安排劳动力下放五人小组
                  一九六O年十一月十日
                  根据中共中央文件刊印

注释:

  [1]、此处有删节。

录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
文献出版社,1996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695-701页

回页首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