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秋实对我评ASHTON文章的攻击

郑玄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在我的文章关于ASHTON文章评论发表以后,秋实先生气急败坏的发表了
说我撒谎的文章。

  令人遗憾的是,秋实先生实际上既没有看懂ASHTON的原文,也没有看懂
我的文章。他的反驳不免就苍白无力了。

  首先,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我必须承认,在和“替秋实回答”,
也就是前一天的辩论中,的确犯了不少阅读上的错误。这一点,我要感谢“
替秋实回答先生”。秋实所说的:

 “比如,为了证明‘彭教授’自己说的确和他算出来的一样,愣把
 人家的估计数从2300万篡改到1400万,居然还理直气壮地攻击别
 人:“那里明明写的是一千四百万,你引的里面写成2300万,多
 出九百万,这不是骗子是什么?”。

 还有, ASHTON等人计算的出生数和出生率, 明明在大饥荒期间有
 大幅降低,他却转述说,他们假设“灾害前后出生数一致”或“
 灾害前后出生率一致”;人家明明是用插值法转换数据的时间基
 点,他愣指责人家,“他们在用插值法计算低报数目。这种插值
 法正是我说的高估出生率的办法”;人家论文中明明说的是一千
 两百万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他愣篡改作“有一千两百万少年儿
 童死亡没有被记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除中间一段(也就是“人家明明是用插值法。。。。。)是秋实没有看懂我
的文章以外,其余的指控,基本上都成立。

  这一点,就象庄之蝶仁兄告诫我的一样,在搞研究的时候不应该着急动
怒。尽管”替秋实回答“网友在不少处也犯了和我同样的毛病,这在我第二
天的帖子里面已经指出。可是我自己在第一天晚上(我这里的时间)的毛病,
的确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天的文章中,我尽我可能地平心静气地阅读了
ASHTON的整个原文和它的附录,并尽可能地不犯笔误。

  我接下来,将要讨论秋实先生对我文章的攻击,并将大段引述原文。

  原文的网上网址在:

  http://www.jstor.org/

  先查找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然后再查找此篇文章

  Famine in China, 1958-61
  Basil Ashton, Kenneth Hill, Alan Piazza, Robin Zeitz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 10,
  issue 4 (Dec., 1984), 613-645.

  各位仁兄可以检验:

  一,我的引文是否属实。

  二,我对引文的解释是否属实。

  我将要说明的是, 秋实的指控:

  “实际上,这里第的二、三、四等项都是郑玄先生自己的伟大发明,
 原文中根本不存在。原文中的计算方法,与郑玄在这里装腔作势列出的
 复杂步骤,大不相同。”

中的第二项,他的描述是有一定道理的。

  说我第三项和第四项都是我郑玄的“伟大发明”,恰恰是他自己没有
看懂全文,也就是他错了。

  他对我的核心指控:

 “接着便大肆渲染ASHTON等人计算方法的荒谬  他们居然用死亡率
 估算死亡率!“以记录在案死亡率计算人口各年分布,然后在估算出
 成活率后用插值法估算出实际死亡率”

恰恰是他自己很有可能只看了该文附录的第635页,而没有将全文读完,或
者匆匆看完,却没有看懂此文,又没有看懂我的文章的原故。其实,大家一
眼就可以看出,我说的是用成活率计算死亡率,不是用死亡率计算死亡率。

  我对我文章原文的基本内容,是坚持的。

  我的文章将分片写出。

  我对华岳的建议是:希望华岳注意到五二零将近,作为一个主要的时势
论坛,应该将大饥荒的事情交给读书论坛来讨论。

  这个关键时刻,集中讨论四十年前的事情,和华岳的作用是不相符合的。


  大家仔细看了秋实的文章就会知道,他的主要客观讨论,实际上是在讨 论ASHTON对从53年到64年出生数的实际出生数的估算过程。他对我第二项的 笔误和错误的指出,是正确的。   该文原文如下 P635  ‘Total fertility rates for fiscal years are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same interpolation procedure to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s for calendar years reported by the 1982  fertility survy. The 1953 census age distribution of females  aged 4 and over in 1953 is then projected forward by single  calendar years to 1964, using smoothed intercensal  survival probabilities varing by fiscal year to approximate  actual mortality trends suggested by the registered  crude death rate.'   秋实先生对此发挥说:  ASHTON等人用1982年生育回顾调查得到历年生育率, 来估算1953  到1964年历年的出生人数。这需要知道各年各年龄的育龄妇女人  数。他们的计算方法如下:  1、他们有1953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妇女的年龄构成数,也有1964年  人口普查得到的妇女年龄构成数,由此得到1953年各年龄段的妇女,  到1964年时的存活率。  2、现在要把这两个普查年间的存活率, 分配到1953年到1964年每  一年中去,得出一年一度的存活率。怎么分配呢?他们假定,各年  龄段各年死亡率的变动趋势,与户籍登记的死亡率变动趋势是一致  的。以此为依据,求出各年各年龄段的存活率。 (注意,这里说  的是死亡率变动趋势,而不是如郑玄先生说的,是登记死亡率本身。)  3、根据各年龄段妇女的存活率,求出每年育龄妇女各年龄段人数。  然后再根据各年龄段妇女人数和生育率,求出历年的出生人数。  4、将这个出生人数,与户籍登记的出生人数作对比,就得到历年  户籍出生人口统计的完备率。他们发现,户籍出生人口统计的完备  率相当高,各年大约在80%到94%之间,平均85%。   而我的原文是:  “二,以53年人口普查的年龄分布为基础,根据53年年龄为四岁或  以上的依据实际记录在案死亡率所估计出的每年存活率,估算出从  53年到64年的每年的人口年龄分布。”   大家参照ASHTON原文,就会看出秋实的确指出了我的错误,那就是一, 少写了女子二字,(延续到我的第三项中)。二,秋实的3是个很有效的 ARGUMENT。我认同他的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少写女子二字,的确是我的笔误,不是我的阅读错误。 但第二项的计算过程,是他对,我错。   但我接下来的:  ‘把此三十万人自称在53年到64年各年的生育率,根据年龄差别,  落实到(二)中推算的人口各年年龄分布去,算出每年的估计出生人  数。  大家千万要注意的是,这个人数,而不是实际记录在案的出生人数,  ^^^^^^^^^^^^^^^^^^^^^^^^^^^^^^^^^^^^^^^^^^^^^^^^^^^^^^^^^^^  将成为他们计算死亡率的基础(在后文中, P636, P636,会作出更  ^^^^^^^^^^^^^^^^^^^^^^^^^^^^  有利于多死人的修正)。这个人数在每一年都高于实际出生人数,我  将向大家说明,用这样的估算出生人数,而不用实际出生人数,也是  得出三千万的高数之基础之一。  四,以从(三)中估算出的人数为“真正出生的人数”(郑玄形象比喻),  和实际出生人数比较,得出所谓的“人口出生记录在案完备率”。真  正人口出生记录在案的作用,基本到此结束(在调整估算数中有用)。’   在第三项中加入女子以后,是否是错的呢?   当然不是。   ASHTON附表A-1 53到64年的存活率到底是根据记录在案出生人数来计算 的呢?还是根据ASHTON等人根据82年对30万女子的生育回顾调查,再根据女 子人口从53年到64年的估算出的每年人口年龄分布来估算出的“实际出生人 数”来计算的呢?   答案非常清楚,是根据估算出的“实际出生人数”而不是记录在案出生 人数来算的。大家看附表A-1就会知道了。在Birth/Cesus Projection and Fertility Survey (根据人口普查和(82年)生育率调查得出的出生率)和 Survivorship rates of Fiscal year birth cohorts(各年龄段存活率)右上 角各有一个a, 对此a的解释是计算方法参看原文。说明这个存活率是根据估 算出来的出生人数计算的。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怀疑的话,看看关于53年到53年存活率的讨论:   (P636)"1953-54.........We therefore accept the fertility  survey births andtheir survival probabilities).    这里面说的根据生育统计调查得出的估算出生数和这个出生数的存活率 (注意:“and their survival probabilities")出现在附表A-2[见P638], 为 0.750 和 附表A-1中的0.750完全一致。在此以后的P636和P637上,不断 出现‘fertility survey rates and survival probability are accepted', 更说明存活率是根据生育率估算出来的出生数,而不是实际记录在案出生数 算出来的。实际上,如果你不这么理解,你根本无法读懂636到637页的讨论。   鉴于记录在案出生人数比他们估算出的“实际出生人数”要少,(这也 就是附表A-1中Implied registration completeness的时间序列为   53-54 0。854   54-55 0。831 (后被修改为0。77,见P637,从而降低了该年龄段到   64和82年的存活率,此为原文承认)   55-56 0。787   56-57 0。819   57-58 0。800   58-59 0。805   59-60 0。866(后被修改为0。80,见P647,如此降低了该年龄   段的存活率,此也为原文承认)   60-61 0。813   61-62 0。854   62-63 0。908   63-64 0。937   中数字始终小于一的缘故,经修改后,到62年以前,基本上“实际出生 人口记录在案完备率”徘徊在80%左右,也就是该文说的见P634:“THE NORM OF 80 PERCENT”   用更大的那个“出生人数”--也就是估算出来的53到64年每年出生人数   ^^^^^^^^^^^^^^^^^^^^^^^^^^^^^^^^^^^^^^^^^^^^^^^^^^^^^^^^^^^^^^^ 比较在64年和82年人口普查各年龄段的实际人数得出该年龄段的SURVIVAL ^^^^^^^^^^^^^^^^^^^^^^^^^^^^^^^^^^^^^^^^^^^^^^^^^^^^^^^^^^^^^^^^^^^ PROBABILITY,当然会让此存活率降低。 ^^^^^^^^^^^^^^^^^^^^^^^^^^^^^^^^^^^   鉴于‘记录在案出生数’只占估计出来的“实际出生数”(该文说得更 直接:‘fertility survey birth',也就是“根据(82年)生育率调查(估算 出的)出生数”)的80%,我们利用其倒数,就知道估算出来的出生数是实际 ^^^^^^^^^^^^^^^^^^^^^^^^^^^^^^^^^^^^^^^^^^^^ 记录在案的出生数的1.25倍。也就是说,ASHTON等人在用一个高于实际记录 ^^^^^^^^^^^^^^^^^^^^^^^^^^^^^^^^^^^^^^^^^^^^^^^^^^^^^^^^^^^^^^^^^^ 在案出生数近四分之一的估算数出生数来计算从53年61年出生的孩子活64年, ^^^^^^^^^^^^^^^^^^^^^^^^^^^^^^^^^^^^^^^^^^^^^^^^^^^^^^^^^^^^^^^^^^ 来计算从53年61年出生的孩子活到64年,也就是大跃进以后的机率。 ^^^^^^^^^^^^^^^^^^^^^^^^^^^^^^^^^^^^^^^^^^^^^^^^^^^^^^^^^^^   这就是ASHTON气球的跟本所在之一。   ^^^^^^^^^^^^^^^^^^^^^^^^^^^^^^^   现在我们来讨论秋实的另一指控:   秋实对我的指控是:   (以下为秋实原文)  “接着便大肆渲染ASHTON等人计算方法的荒谬  他们居然用死亡  率估算死亡率!“以记录在案死亡率计算人口各年分布,然后在估  算出成活率后用插值法估算出实际死亡率”!  (以上为秋实原文)   从秋实的原文看来,他似乎并没有读懂 P637到639页的计算少年儿童死 亡率过程,也没有读懂我的原文,我的原文,再次强调一下,是“然后在估 算出成活率后用插值法估算出实际死亡率”这正是原文的方法。ASHTON等正 是靠估算出少年儿童在各年龄段的在64年和82年的成活率,也就是我认为靠 夸大估算出的实际出生人数得出的过低的存活率,来计算少年儿童在各年的 死亡率。   我的原文是:  第二步,用估算出来的各年人口出生数,1964年和1982年人口普查年龄  分布情况,估算各年出生者到64年和82年他们的存活率。  基本思想是:如果你在54年出生(不要忘了,是假设有个你出生),到64  年和82年你可能还活者。这样假设54年有一批人出生,到64年我们实际  观察到的你这个54年出生年龄段有多少人,一比较,就是你的存活可能  性。82年还有一个。  注意,所谓的成活可能在两个比较中(54年和82年)很一致是没有什么意  思的,64年那个年龄段的人(从0到十岁)到82年是18到30岁,没什么兵  荒马乱,基本不死,你用54年和两个事情比较,当然会存活率基本不变。  在这里,出现了令该文作者感到奇怪的事情,该文作者加以调整,在调  整中,进一步降低了在大饥荒时间的两个年龄段的存活可能,从而进一  步升高了大饥荒时期的估算“实际死亡率”,继续为更高估计大饥荒时  期的“非正常死亡”打下基础。  第三步,假设各年龄低于十岁的孩童在任何一年死亡率相同,和第二步  中的估算“存活率”估算每年儿童可能死亡率。(P638)  第四步,以第一,二步的估算“实际出生人口”,和第三步的估算儿童  死亡率,计算各年儿童死亡数(这也就是我在此文一开头提到的可怕的高  的儿童死亡数--实际上是在无穷假设后的估计数的由来)。   这正是ASHTON原文在P637页到P639页的讨论方法:   原文如下:  P637-P638部份摘录:Truning to child mortality, we have  survivorship ratios for adjusted births by sex and fiscal years to the 1964 census. These survivorship ratios reflect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mortality experience over different time and age spans at each cohorts ages from birth to census enumeration.   郑玄的评论:注意,ASHTON说的是他在用他在此段上面的估算存活率。 以下是在此基础上的估算方法。  Obviously they cannot be taken as measures of mortality  level in the fiscal year of birth, even though the  survival rates will normally be most influenced by the  high mortality experienced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这里是说:某年出生的儿童在64年的存活率不能直接当成他那一年的儿 童死亡率。这一点对我(指郑玄)来说,是显然的。  However, by a stepwise procedure we can obtian estimates  of period mortality levels from these suvivorship  probabilities. (郑玄的直接翻译:)可是,通过一个一步步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指附 表A-1中估算的存活率修正后--刮号内解释为郑玄所加)存活率得到每年的(指 ^^^^^^^^^^^^ 十岁下儿童的--刮号内为郑玄所写)死亡程度的估计。   再接下来,就是这个插值法的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和对困难的调整。  从接下来的‘The survivorship probability for maile ( or female)  ...............  到这一页(P638页) 结束的 ‘are shown in Table A-2'.  任何明眼人都会通过这一页的描述看出。我对ASHTON的方法描述是正确的。   而秋实对我的指控是错误的。这种感情冲动的写法导致了他妄图推翻我 的原文主要内容,而实际上,他的冲动性语言有价值的只是在我上文中承认 的那一段。   他其余的低级攻击,比如:   “郑玄先生居然见过四岁小孩生孩子,了不起!”   根本不值得一驳,因为我说的是“四岁以上是生他们的人”,并没有说 四岁的人要生小孩,而是指生小孩的人的年龄段在四岁以上。这类抓小辩子 语病的攻击,实在没有意义了。   对秋实对我文章的攻击,我已经基本评论完了。   需要指出的是,他的攻击,完全无法破坏我文章的整体结构,无法破坏 我对ASHTON方法的严重质疑。但是在他只出我文章的错误方面,我还是要感 谢他的。   我在华岳上说过,科学怕认真。我将把我的笔误(包括我自己发现),和 他对我攻击考虑进去以后,重贴我全文的内容。朋友们会看到,其实根本主 轴并没有改变,全文改动也很少。ASHTON文章的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 (送交者: ZhengXuan 于 May 05, 2000 10:58:49:[新观察/xgc2000.com])

回页首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chinafamine.net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相关文章:
  • 拙劣的篡改术
  • 对ASHTON-HILL-ZEITZ方法的评论(新)
  • 无效的直觉 - 评郑玄先生的辩解与评论
  • 谈谈中国人口数据的可靠性
  • 至少先弄对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