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是的,都是来自中原,至于如何演变成两种语言,谁也说不清

送交者: 小岛2004/08/16 15:11:21 [温柔一刀]
回应 那么客家人跟河洛郎都是南下的北人?不同的来源? by 八十一子/ 于 2004/08/16 6:40:28


是的,都是来自中原,至于如何演变成两种语言,谁也说不清
安国楼(郑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客家”,英文称“Hakka”,属于汉民族的一个
分支民系,也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南迁及其语言、风俗、文化演变历程的一个缩影。
关于“客家”称谓的由来,中外学者众说纷纭。如王力《汉语音韵学》第四十七节
“客家话”引文中说:“‘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
来的人。他们的语言、风俗、谱系,都足以证明。”还有不少其他观点,比如:客
家称呼是由于客家人对自己祖先“夏家人”的崇拜观念而产生;客家人应该是从“客
户─主户”这个相对的称呼而来;客家人是由于当地居民将其作为外来种族而加以
排斥才出现的称法;客家“Hakka”的读音是从“河洛”二字古音的音变而来,“客
家人”即“河洛人”,等等。
刘劲峰(江西省赣州博物馆研究员):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
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
文化面貌。
刘劲峰: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性文化。我们之所以说它是以汉民
族文化为主导,是因为组成客家文化最核心内容的是汉唐以来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
汉民族文化,所以,它与汉文化是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二者有同有异。有学者
觉得,无论从语言到风俗,客家文化都与汉唐时期的中原文化具有许多相类似的地
方,便认为客家文化最纯正地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原貌,甚至把它看作是汉唐中原文
化的活化石。这实际是一个误解。应该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经过数以千
百年的变迁,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民系,都不可能“纯正”地保存本民族、本民
系的文化。因为民族、民系之间的隔绝是相对的,而人员上的相互交往、文化上的
相互借鉴、吸收是绝对的。正因为各个民族、民系在相互交往中,各自走过了不同
的道路,有过不同的取舍,所以才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如此
丰富多彩的内容。
刘晓春(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有一句祖训,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不仅折射了客家人迁徙的历史真实,更重要的是,
它反映了客家人恪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心态。
在由中原往南迁徙,再从南方山地向海外拓展的过程中,客家人依然操一口纯正地
道的中原口音,在与当地地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过程中,依然坚守著中原文化的
传统,从“中国南方山中传奇”的客家土楼,到“耕读传家”的人生道德理想,从
“敬宗收族”的乡土社会,到“礼仪之邦”的风土人情,无不凸显了客家人血液中
流淌著浓厚的中原文化记忆之脉。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


[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