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

【路边漫话】审时度势

送交者: 余大郎2004/02/19 22:39:59 [转型之路]


应高寒盛情相邀,今儿先来报到。

这里夜色是沉了点,象是电刊的宁静。不过,倘认真加入讨论,
“天”也就亮了-不是市场的闹洋洋风格,大约有版主的立意在。
所以我倒没甚么大意见,无非是习惯与否的问题。夜深沉,星更
明,正是小范围切磋式,路的问题来不得大轰大嗡,也好。况且,
只要投入,现实生活正是如火如荼光怪陆离的。然而,倒又可能
因此迷航,正如驾车时车内一片灯火通明反而看不清前路了似的。

高寒是喜欢基本理论的,我则较多关注应用理论。
说来说去,两者不能偏废。有国情的掌握,才有形势的判断,才
有正确的定位和路向及策略,不审时度势则宽严皆失。当然,“
史料”还须“史观”的“烛照”,这就说骨子里要有基本理论与
应用理论的“轴心骨”。

走笔至此,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基本理论还是一锅浆糊。
从新权威、新保守到今日康晓光提出的“文化民族主义”,
御用的是走马灯一般,化为文艺的实践,如清宫戏罢,更令人眼花
缭乱-待《走向共和》了,却是画龙点睛来了李中堂的一句:
“我们只能做时代允许的事”。确是“别具匠心”“用心良苦”啊。
然而民间却还在“哲学的贫困”中应对着官方的“贫困的哲学”。
至于应用理论更是摸着石头过河-时机既转瞬即逝,贸然“跳出来”
,又难免象王希哲般又亮个歪相,哪行?

为此,祝贺《中国之路》从电刊到论坛的演进,
从单相启蒙普及到双向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路漫漫其修远兮,余将上下求索”。



加跟贴:
名字: 密码: 按这里注册

主题:

内容:


[ 回首页 ] [ 回论坛 ] [ 作者专页 ]